如果还算过得去,那就一边讨价还价,一边汇报朝廷,看看天子的意思。
考虑到朝廷的现状,真能不战而取河西,就算给匈奴人一点好处,想必天子也会考虑一下。
赵延年对东方朔的方案表示认可,只提了一个建议。
可以考虑匈奴诸王都去长安做寓公,由朝廷安排官员来管理当地牧民的方案。
在此之前,他曾和天子提过变夷为夏的事,天子虽然没有同意,却也没有一口拒绝,说明还是有可能的。
这个方案真能实施的话,用不了百年,匈奴人就会和汉人混而为一,河西就真的成了大汉领土。
东方朔答应了,但他提醒赵延年,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极低。
——
东方朔到了休屠泽,与休屠王及几个王子、相国、都尉等权贵见面。
东方朔的身高再一次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,匈奴人都有点吓坏了。有的两腿发软,有的脸色煞白,几乎没人有能保持镇定。
相比之下,之前已经震惊过一次的黑石还算沉稳,向休屠王介绍了东方朔的身份。
他特别提到了东方朔的文章。
在路上,他向东方朔提出请求,希望东方朔能为刚刚去世的阏氏写一篇祭文。
东方朔答应了。
得知东方朔是汉朝的官员,而且是个文臣,匈奴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既然你不是神,是个人,而且是汉朝的文人,那就没什么好怕的了。
如果说匈奴人对汉朝的武人还有一点尊敬,对汉朝的文人就没正眼看的兴趣了。
东方朔迅速意识到了匈奴人的态度改变,随即提出,他要和匈奴人比剑。
话一出口,不仅匈奴人愣住了,就连赵延年都有些吃惊。他正准备提醒东方朔不要意气用事,却见东方朔扬扬眉,示意他不用担心。
匈奴人互相看了看,有人站了起来,要和东方朔较量一番。
东方朔一口答应,随即让人取来了剑。
身为使者,他当然要佩剑,但那是标准准长度的剑,全长四尺左右,剑刃三尺有余,俗称三尺剑。
这样的剑比匈奴人常用的剑长一些,但差距不大。
匈奴人因为冶炼技术不过关,现在还有人用青铜剑,铁剑也不会超过四尺。
匈奴人以骑射称雄,剑用得本就不多。
而东方朔用来比武的剑却是一柄加长的七尺剑,比匈奴人的剑长出近一倍。
他刚拿出来的时候,赵延年还以为是一根漆杖,等他拔剑出鞘,露出寒光闪闪的剑身,这才意识到这是一柄杖式剑。
实事求是的说,这有点欺负人了。
能打造这么长的剑,本身就说明工匠绝非凡人,用的也不是一般的工艺。
不客气的说,这柄杖式剑就代表了这个时代最优秀的炼钢技术。
别说匈奴人手里的剑,就算是普通的铁剑对上这剑,基本上也是一击即断。
站出来迎战的匈奴人当时就傻了,看看手里的剑,再看看东方朔手里的剑,叽哩咕噜地说了一句什么。
赵延年没听清,但是估计没什么好话。
赵天赐凑到赵延年身边,轻声问道:“东方大夫是剑术高手吗?比中郎如何?”